本系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與修訂是由「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視現行之課程標準,針對教師、業師所提出之意見,學生結構與表現、社會脈動、畢業生及其雇主回饋意見等,討論課程之制定或修改,並於每學年度舉辦「課程擴大委員會議」,邀請校外學界代表一名、業界專家兩名、畢業系友及在校生代表與會,共同檢視並提供課程之建議,使學生之所學能和外界脈動接軌。課程規劃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制訂後,於系務會議中通過,經院課程委員會議、校課程委員會議審核通過後實施。
本系定位以食品科技與應用及食品餐飲產業經營為兩大發展主軸,課程採分組制度;
日間部學生於一年級上學期接觸食品與餐飲共同相關科目後,配合適性輔導,選讀「食品科技組」或「餐飲科技組」,在課程規劃上著重實務技術之訓練,針對想發展食品科技或餐飲管理專長領域的同學提供個人化之課程規劃,每組課程皆至少有20門實作與實務訓練課程。
進修部的課程規劃為「烘焙餐飲科技組」,在110學年度配合餐飲多功能教室的設立,課程規劃將技術課程修改為烘焙及輕食餐飲實作課程為主,搭配食品科技中食品安全衛生等核心基礎課程,培育學生畢業後微型創業所需的技能與實務。
-
「食品科技組」的核心課程包括食品加工技術與應用、食品分析與檢驗、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學、實務製作與專業實習等課程,以強化學生在食品分析檢驗技術、品質管理與相關證照的取得及食品產品開發與保健食品研發所具備的概念與技術。
-
「餐飲科技組」的核心課程包括餐飲技術與加工、品質檢測管理、餐飲經營行銷、專題製作、創業個案研討與專業實習等課程,以強化學生在餐飲技術與相關證照的取得及餐飲微型創業所具備的知識與概念。
兩組學生可依照自己興趣與未來就業方向選擇專業選修課程,涵蓋食品物流與宅配、餐飲設施規劃、藥膳及養生餐飲設計與製備、飲品製備實務、地方餐飲創新研發實務、西餐烹調、烘焙食品、中式麵食等餐食技術課程;食材安全檢驗實務、食品病原菌檢測實務、快速檢驗實務、發酵技術實務等技術類課程;及保健食品開發實務、感官品評技術等食品技術類課程,提供學生多元化的選擇。
-
「烘焙餐飲科技組」的核心課程包括 烘焙學、麵包實作(一)(二) 、西點蛋糕實作(一)(二) 、餅乾實作、中式點心實作(一)(二) 、西餐烹調與實習、基礎中餐烹調與實習、食物製備烹調與實習、食品加工學實驗及食品衛生與安全、食品貯存與保藏技術、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食品安全管制系統、食品微生物學(含實驗) 、飲食品評與科學技術等食品安全衛生與品保課程。
本系課程架構
食品科技系課程架構
通識教育課程
本系最低畢業學分為128學分,配合大學部培育目標,課程規劃力求多元化,通識教育課程包括通識教育34學分(含基本素養28學分、外語進階4學分、體育與軍訓2學分)與博學涵養2學分,通識教育課程大部分學分規劃在一年級至二年即修習,以培養人文與思維、內省與關懷、創意與表達、科學與邏輯之一般能力。
- 105學年之前,通識課程共計36學分,包括基本素養28學分(領域分類:人文涵養、語文能力、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數理邏輯、資訊能力、關懷與實踐)、進階外語4學分、軍訓與體育2學分、博學涵養2學分。
- 106學年之後,通識課程共計30學分,包括基本素養24學分(領域分類:藝文涵養、外語能力、社會科學、文化視野、自然數理、資訊能力、關懷實踐)、體育軍護2學分、博學涵養4學分
食品科技組與餐飲科技組的課程結構
食品科技組 | 餐飲科技組 | |
必修課程 | 89學分(含基本素養28學分、外語進階4學分、體育與軍訓2學分、專業必修55學分) | |
1. 共同必修科目,共9個學分,開設於大一上: (1)食品衛生領域相關課程:食品衛生與安全 (2)食品營養領域相關課程:食物學原理、營養學、營養學實驗 (3) 食品與餐飲概論和職業倫理 |
||
以上共46學分 |
|
|
選修科目包含:
|
||
|
|